美聯社週二分析衛星照片顯示,在美國與伊朗即將展開第二輪核子談判前夕,第二艘美國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USS Carl Vinson)已進入中東水域作業,升高區域緊張。
「卡爾文森號」及其打擊群現蹤阿拉伯海之際,美軍疑似於週二凌晨空襲了伊朗支持的葉門叛軍胡塞組織 (Houthi)控制區。美國官員一再暗示,川普總統下令對青年運動展開長達一個月的空襲行動,目的之一就是向伊朗施壓,迫使其在核談判中讓步。
衛星照片顯示,母港在加州聖地牙哥的「卡爾文森號」週一於葉門外海索科特拉島(Socotra)東北方作業。該島靠近亞丁灣入口。伴隨「卡爾文森號」的還有巡洋艦與驅逐艦。「卡爾文森號」是奉命前來支援「杜魯門號」航空母艦(USS Harry S. Truman),後者自3月15日美軍行動開始以來,便持續空襲胡塞組織。
美國海軍第五艦隊拒絕評論「卡爾文森號」的具體行動。但在美聯社報導後數小時,美國中央司令部(CENTCOM)在社群平台X上發布影片,證實兩艘航艦正對胡塞組織進行「全天候打擊」。
關於週末美伊核談判的地點,目前仍眾說紛紜。官員最初指稱將在羅馬舉行,但伊朗週二上午堅稱會返回阿曼。美國官方至今未確認地點,不過川普週二確實致電在荷蘭訪問的阿曼國王海賽姆(Haitham bin Tariq)。
這場談判對已敵對近半世紀的美伊兩國而言,利害關係極其重大。川普多次威脅,若無法達成協議,將對伊朗核設施發動空襲。伊朗官員則日益警告,鑑於其已擁有接近武器級的濃縮鈾庫存,德黑蘭可能尋求發展核武。
不過,就連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據報也形容首輪會談進展「良好」,但他週二的談話仍顯得相當謹慎。
哈米尼在德黑蘭向高階官員談話時,對談判進展表達審慎肯定,但呼籲勿過度樂觀或悲觀,須謹慎遵循紅線。他強調:「我們當然不完全信任他們…但我們對自身能力感到樂觀。」自由時報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