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喊話要讓美國再次偉大。他認為關稅是萬靈丹,一種能夠恢復美國製造業實力、迫使外國在關鍵爭議上讓步、恢復貿易平衡、帶來大量資金,幫助償還美國赤字,並減輕美國人稅負的萬能經濟工具。
《CNN》報導指出,川普說得沒錯,如果使用的時機對,關稅確實能藉由使外國商品更加昂貴,來幫助提升國內產能。而由於美國經濟規模龐大且多元化,對貿易的依賴程度不如鄰國,因此可以利用關稅,對其他國家的經濟造成傷害,但不會使自身陷入衰退。
儘管關稅帶來的收入有助於抵消部分赤字,但俗話說,如果聽起來好得難以置信,那通常就是假的。
川普計畫的問題在於,關稅無法同時實現這一切目標,因為他的目標往往自互矛盾。文章舉例,若關稅是種施壓手段,那對方一旦低頭,關稅就必須取消,意味著將不會有關稅來恢復貿易平衡。
而要是關稅在於促進美國的製造業,就不能同時增加收入來抵消赤字,如果美國人轉而購國產商品,那誰來付外國產品的關稅呢?
文章表示,川普的關稅計畫對美國經濟可能害多於利。近期川普坦承,關稅將導致「混亂」。在川普拒絕預測,美國能避免因他的貿易政策而導致衰退後,美股週一暴跌。
然而,川普似乎相當相信關稅。他經常讚揚前總統麥金里(William McKinley)。100多年前、麥金里在美國還沒有所得稅時,就對外國課徵了高額關稅。川普經常說,關稅是「個美麗的詞」,將使美國再度富裕。
儘管頻繁延遲和退讓,基於各種原因,川普似乎打定主意,要從4月2日開始,對外國製造的產品徵收高關稅。川普對關稅能獲得多少資金,做出了天文數字的估計,他說:「我們將收取數以兆計美元,並創造空前的就業機會。」、「關稅是為了使美國再次富裕,讓美國再次偉大。」
美國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The 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估計,川普對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課徵的關稅,每年將帶來約1200億美元(近4兆台幣),而10年約為1.3兆美元(近43兆台幣)。
但這些關稅並非為長期存在而設計。還有1個問題是,美國每年從所得稅中籌級約3兆美元(約新台幣98兆元),同時每年也進口價值約3兆美元的商品,這意味著,美國要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至少達到100%的關稅,才有辦法用關稅取代所得稅,但這非常不合理,也可能會為美國消費者帶來價格衝擊。
無論如何,經濟學家大都認為,貿易逆差並不在於損失或補貼。事實上,它們可能反映強勁的經濟。關稅不太可能有意義地縮小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差額,要是真縮小了,這可能是美國購買力正在減弱的信號。自由時報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