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敘利亞阿塞德政權垮台後,一直支持阿塞德的黎巴嫩「真主黨」領袖卡西姆(Naim Qassem)14日首度針對敘國局勢坦言,「真主黨現階段已失去途經敘利亞的軍事補給線」,在敘國新政權建立後,這條路線可能恢復正常運作,但真主黨也應尋找其他方法。卡西姆指出,敘國新勢力穩定下來之前,真主黨無法採取明確立場,但希望敘國新執政黨將以色列視為敵人,這項關鍵政策將從本質上影響真主黨與敘利亞的雙邊關係。
據報導,在阿塞德掌權時期,真主黨經由伊拉克和敘利亞,輸送來自伊朗的武器及其他軍備。真主黨2013年開始介入敘國內戰,協助阿塞德打擊反抗勢力。反抗軍日前進逼大馬士革時,真主黨還派人監督其武裝人員撤離。
敘利亞實際領袖夏拉(Ahmad al-Sharaa)則表示,以色列正利用虛假藉口,合理化其對敘利亞的攻擊,但因敘國現階段正專注重建工作,他無意捲入新的衝突。夏拉即敘利亞主要反抗軍「沙姆解放組織」(HTS)領袖喬拉尼的真名。
阿塞德倒台後,以色列派兵進入1973年「贖罪日戰爭」後建立的敘國境內非軍事區,並接管當地廢棄的敘國軍事哨站,但宣稱以軍並未打算留在當地,入侵敘國領土只是確保邊境安全的臨時措施。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約旦等多個阿拉伯國家,一致譴責以色列占領戈蘭高地分隔以敘部隊緩衝區的行動。迄今,以軍已針對敘國戰略軍火庫發起數百次攻擊。
與此同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4日證實,美方已與甫掌權的HTS等反抗軍直接對話,討論美國和阿拉伯夥伴希望敘國在政權過渡期間遵循的原則,以及尋找在大馬士革失蹤的美國記者泰斯(Austin Tice)的重要性,並強調這將是美國是否承認新政權、甚至解除對敘國制裁的依據。
布林肯在約旦紅海度假勝地阿卡巴與8個阿拉伯國家、土耳其、歐盟外交官會談後表示,各方同意敘國政權過渡應由敘國人主導,在尊重少數民族及婦女在內所有人民權利的前提下,產生一個具包容性及代表性的政府,同時允許聯合國擴大在敘國的人道活動,以及必須保護外交設施,以結束敘國的國際孤立狀態。
布林肯同時也提出解除對敘制裁的條件,包括防止敘國領土被用來威脅鄰國,以及銷毀阿塞德政府留下的化學武器等。他強調,如果新政府遵循上述原則,美國準備承認反抗軍政府為敘國合法政府,這將有助於敘國獲得更廣泛的外交承認,並最終獲得解除制裁。自由時報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