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敘利亞掌權逾50年的阿塞德家族政權,在歷經逾13年造成數超過50萬人死傷的內戰後,在反抗軍8日攻入首都大馬士革後宣告垮台。外媒引述專家學者分析,阿塞德政府崩盤不但象徵中東局勢的新發展,也是對以伊朗為首的「抵抗軸心」(Axis of Resistence)一次重大打擊。
「美聯社」報導,伊朗打造數十年的反美國、以色列同盟陣線「抵抗軸心」,自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突襲以色列後,因以國對加薩走廊和後續對黎巴嫩政治與軍事組織「真主黨」的一系列軍事行動承受劇烈損害,就連伊朗本土也在此期間首度遭以國空襲。
與黎巴嫩接壤的敘利亞在地理位置上舉足輕重,使伊朗能夠輸送武器給做為抵抗軸心主要戰力的真主黨,讓德黑蘭藉由武裝黎巴嫩南部,直接對以色列發揮影響力。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的外交政策顧問維拉雅蒂(Ali Akbar Velayati)曾形容敘利亞是「區域抵抗鏈上的黃金之環」,「缺少敘利亞政府,這條抵抗鏈將會破裂,對抗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的反抗力量將被削弱」。
做為阿塞德政權2大盟友,俄羅斯因侵略烏克蘭而分身乏術,伊朗則因國際制裁等問題自顧不暇,難以及時對阿塞德伸出援手。2國在敘利亞投入的資源,也可能隨著阿塞德倒台而一去不返。從未捨棄船艦的莫斯科,在敘利亞地中海沿岸塔爾圖斯(Tartus)的海軍基地,以及赫梅敏(Khmeimim)的空軍基地皆前景不明,影響俄國對中東和非洲投射軍事力量;德黑蘭不僅失去唯一一條與真主黨直接聯繫的通道,該國駐大馬士革使館也被洗劫一空。
支持反抗勢力之一「敘利亞國民軍」的土耳其,被視為是阿塞德垮台的主要受益者之一,預料安卡拉將對敘利亞和整個黎凡特(東地中海地區)發揮更顯著的影響力。至於以削弱區域內親伊朗勢力為重大目標的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指稱阿塞德的陷落是「載入史冊的一天」,強調這是「我軍對真主黨和伊朗行動的直接結果」。
儘管西方國家普遍樂見阿塞德殞落,但反抗軍主要力量「沙姆解放組織」(HTS)自2017年遭美國認定為恐怖組織,也讓拜登政府權衡與反抗團體互動時應採取的立場。美國總統拜登8日表示,反抗團體近日釋放的訊息尚屬正面,但「在他們承擔更大責任之際,我們評估的不僅是他們的說詞,還有他們的行為」。反抗團體在接收到美國訊息後,透過土耳其向華府保證,無意讓伊斯蘭國(IS)涉入反抗團體行動。中央社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