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2 3 月, 2025
Home南加社區紀念228 台灣會館北美首映《尋找湯德章》

紀念228 台灣會館北美首映《尋找湯德章》

(記者林蓮華/洛杉磯報導)由大洛杉磯台灣會館主辦、28個南加台美社團協辦,一年一度紀念228事件活動,邁入78週年,今年主題為「不義遺址的保存」,於2025年2月15日(周六)在大洛杉磯台灣會館大禮堂以導演黃銘正攜手連楨惠導演耗時5年拍攝的紀錄片《尋找湯德章》特映會揭開序幕,這是本片在北美的首映場,100多位鄉親隨著劇情抽絲剝繭,認識台南人權律師湯德章生於時代動盪錯綜複雜的身世,最終在228事件中為捍衛正義與人民的權益殉難,映後全場掌聲響起,沖擊憾動的情緒,身感台灣絕不能再讓228重蹈覆轍。

放映前邀請觀眾觀賞前導片,拍攝於2019年在台南街頭上演的「歷史行動劇」模擬湯德章行刑前的遭遇。(記者林蓮華攝)

主辦單位為介紹主人翁湯德章極具巧思,在正式影片放映前,邀請觀眾事先觀賞前導片,拍攝於2019年12月7日在台南街頭上演的「歷史行動劇」,該片短短9分鐘模擬湯德章執行軍法槍決前,在台南市當街遊行示眾,湯德章不願下跪,軍人槍擊腿部,慷慨就義的傲骨,最後高喊三聲「台灣人萬歲」遭槍擊公開處決,並曝屍三日在圓環公園內,情境跨越時空交錯平行於現代,相當震憾人心,原來台南市中心最知名大家最愛逛的圓環鬧區,現今改為「湯德章紀念公園」,透過正片《尋找湯德章》的放映,228離我們真的一點都不遠。

總召集人李賢群說明《尋找湯德章》228時湯德章罹難的導火線。(記者林蓮華攝)

總召集人李賢群強調,《尋找湯德章》紀錄片清楚地反映當時的國民黨軍隊有計畫地對台灣菁英階層進行清算屠殺,以利獨裁政權統治;會有228事件發生,最主要是當年國民黨軍人政權腐敗,與二戰後台灣社會人民的期待差異太大造成。當時動亂波及到台灣各階層,不只是湯德章、像是王添灯、林茂生、王育霖、藝術家陳澄波等眾多受難者,全都是當時受到社會敬重的賢達人士,是引領台灣歷史極具影響力的民主先驅。

對於湯德章罹難原因,李賢群認為導火線在228事件後,當時國民黨軍隊從高雄登陸北上一路鎮壓引發衝突;期間,台南一中學生為維持地方秩序自發組織避免無差別的暴力事件發生;湯德章因為被推舉擔任228事件處理委員會臺南治安組長,掌握參與學生的名單。他因受日本法學教育,秉著司法公正,剛正諫言,而且又堅拒不願繳出學生名單,最後成為政治角力下的犠牲者。

以史為鏡,李賢群對於現今立法院藍白聯合癱瘓政府,尤其國民黨過度向中共獨裁政權靠攏,實在很諷刺,台灣不能成為下個香港,文明社會與不文明社會存在巨大的文化差異,我們應謹記228歷史教訓,不能再讓悲劇發生。

國策顧問林榮松致辭若永遠只有受害者而無加害人的究責,台灣歷史的傷痕注定無法彌平。(記者林蓮華攝)

國策顧問林榮松致辭指出,大洛杉磯台灣會館是海外收集228歷史資料最多的所在,是全美最重視紀念228活動,今年從2月15日至2月28日就有6項紀念活動,每一項都是精心策劃,這是台灣會館舊館最後一次舉辦大型系列活動,接下來原地拆除後,要等3年才有新館,所以請鄉親們一定要來支持及追思228。

228事件受難者做錯了什麼?「全世界獨裁迫害政權,像德國、南非、西班牙等國家都是追究加害者罪責,向受害者道歉賠償;唯獨台灣228和白色恐佈,只有受害者,沒有加害者,怎麼可能?若永遠只有受害者而無加害人,至今從不去追討加害者的罪刑,228的公義就無法得到伸張,台灣歷史的傷痕注定永遠無法彌平。」林榮松語重心長地說道。

導演黃銘正敘事《尋找湯德章》從拍攝湯德章尚存的至親視角拚圖他的一生。左起養子湯聰模、姪女陳銀。

導演黃銘正曾執導「灣生回家」嶄露頭角,《尋找湯德章》紀錄片敘事運鏡更加成熟;電影是透過台南家喻戶曉的莉莉水果店老闆李文雄、記者楊淑芬對陌生的「湯德章」名字探索開始,透過找到湯德章的養子湯聰模、姪女陳銀、日本的親友、台南史學者、目擊證人等幾位主要人物的記憶描述,佐以久藏的史料,一環扣一環追著真相,導演帶領觀眾像拚圖一點點拚湊出「湯德章」的生平故事,全片毫無冷場,目不轉晴。

湯德章是台日混血兒,在日治時代追隨已逝父親腳步考入警察,也曾面臨身份認同的迷惘。

故事橫跨三代,記錄從湯德章3歲開始,日治時代出生的台日混血兒,爸爸日本人,媽媽台灣人,1915年爸爸在台南擔任警察時碰到台灣人最大規模抗日的噍吧年事件中殉職,由媽媽撫養長大,從小據理力爭的個性慘遭退學、糖廠作苦力、轉考警察後升到警官派往中國、回台辭去警職再到日本讀法律考上律師,又回台灣成為底層人民的人權律師,國民黨軍人來台,他充滿期待還加入國民黨並參加選舉,228事件爆發,受台南議長之託成為維持治安的主事者,最後被軍政府「殺雞儆猴」公開處決。

湯德章升警官辭職轉到日本考上律師後返台成為台南人權律師。

影片另一視角是從養子湯聰模從閉談228,期間對身世的哀嘆命運作弄,到最後父親得到平反,年邁踏入「湯德章紀念公園」走到父親湯德章槍決倒下之處,向來自各地的致敬者達謝;最後鏡頭帶他回到幼時故居,爸爸湯德章種下的大樹依然屹立,湯聰模含淚思念父親的囈語,令人動容,台南市府2022年積極推動「人權律師湯德章故居保存再生計畫」,湯聰模終究沒等到,於2023年3月父親殉難日前辭世。全片讓觀影者從好奇一路追到無限的遺憾嘆息,感慨萬千。

影片另一視角是從養子湯聰模慨嘆228亂世命運捉弄,一生到老思念爸爸湯德章。

僑務委員陳柏宇感觸良深,他說:「以前返回台灣到台南一定去圓環品嚐台灣小吃,原來這裡還發生228事件,多年來我參加會館228紀念活動,直到今天看到歷史行動劇槍決時超震憾,《尋找湯德章》記錄片才真正感受湯德章養子和姪女為什麼拒談228,失語噤聲是因為被迫害的恐懼陰影籠罩著他們一生,令人很心痛。」

僑務委員陳柏宇(左)心痛228受難遺眷噤聲拒談228,因為迫害的恐懼陰影籠罩著他們一生。(記者林蓮華攝)

來自香港移民David觀影後,對比香港1997年後的遭遇,他還曾經歷過「返送中運動」,有人說過「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警告,但他認為從影片中看到228事件,早期台灣爭取民主自由的反抗精神,人民的正義與勇敢一直延續至今,台灣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而今香港是失去自由和民主,人民只能在不斷的打壓,絕望中一次次從頭再來。

觀眾來自高雄的陳先生回饋,聽爸爸說阿公在228國民黨軍隊從高雄上岸拿槍掃射,到處抓人,愛河邊都是屍堆,阿公只能躲在自家木材行的木材堆裡直到228事件平息,期間軍人惡質多次不死心用槍的刺刀穿刺木材。九死一生的阿公只是平凡的商人都有這樣的遭遇,更何況湯德章當時冒死諫言,獨裁者一定會下毒手;如今他已獲得平反,但加害者仍被隱藏著,成為台灣內部衝突的徵結;現在中國常常環繞軍演恐嚇台灣,如果讓中國併吞台灣,一定會再重演228大屠殺,所以民主自由要靠海內外台灣人團結共同守護。

鄉親推薦《尋找湯德章》觀影後感觸萬千,前左一台文學校校長林淑卿敬佩湯德章拋開血統認同台灣。(記者林蓮華攝)

大洛杉磯台灣會館台文學校校長林淑卿感慨,湯德章一生在身份認同穿梭,歷經政權交替又逢亂世,他一生的姓氏換過「新居德章」、「坂井德章」、「湯德章」徘徊,他回到台南當律師又改回從母姓湯德章;但令人震驚的是國民黨軍人政府228時對他諸多污衊理由,五花大綁遊街示眾用的名字竟是「坂井德章」日本名,但湯德章死前吶喊「台灣人萬歲」,值得我們反思,早不該受血統綁架,在台灣這片土地生長的就是台灣人。

228系列活動,在北美首映《尋找湯德章》之後,接下來2月22日(周六)下午1點半還有「228追思紀念會」、及同日同時段開放「228展覽室」導覽、23日(周日)下午1點半「防止政府暴行研討會」、還有15日-22日第九教室「不義遺址影音特展」。壓軸是2月28日(周五)晚間7點半在 Arcadia Community Church,「2-28 台灣介心靈紀念音樂會」,以上入場全部免費,歡迎參加;大洛杉磯台灣會館位於3001 Walnut Grove Ave., CA 91770。

Facebook Comments Box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