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1 10 月, 2024
Home南加社區ISEF全球最大規模學生科展 台灣隊奪多項殊榮

ISEF全球最大規模學生科展 台灣隊奪多項殊榮

(記者林蓮華/洛杉磯報導) 一年一度美國素有「諾貝爾獎搖籃」美譽,全球規模最大的中學生國際科學展覽競賽「Regeneron ISEF」(Regeneron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2024年5月11日至17日在南加州洛杉磯市貿中心盛大舉行,今年Regeneron ISEF台灣代表團也不缺席;5月16日(周四)由駐洛杉磯經文處教育組李政翰組長率組內同仁、科技組陳嘉元組長、建國中學南加州校友會一行人浩浩蕩蕩,前往拜訪由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劉火欽館長及輔導教授率領的20位國家隊學生,參觀聆聽競賽12件作品特色,並為17日(周五)早上壓軸即將公佈得獎名單集氣加油。

賀喜20位參賽者16日旗開得勝2個獎項,建中傅紹捷(站右一)、師大附中陳以哲(站右二)奪獎。(記者林蓮華攝)

同時,賀喜5月16日晚間「2024年ISEF特別獎頒獎典禮」臺灣ISEF代表團旗開得勝,先行榮獲「2024 ISEF 特別獎」2個獎項,分別是行為與社會科學類,由建國中學曹祐彬、傅紹捷勇奪「美國心理學會三等獎」;以及系統軟體學類,由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陳以哲榮奪「NON-TRIVIAL 特別獎」。

2024年「Regeneron ISEF」全球共有67個國家暨地區參賽,共有1,699位優秀學生,以1358件作品角逐超過900萬美元的獎金和獎學金。台灣的20位代表「國手」,來自北中南7所高中赴美參賽,包括建國中學、北一女中、師大附中、復興實驗中學、竹科實驗中學、大甲高中、屏東中學,11位高三生、9位高二生,總共携帶12件作品角逐十大類項拚比。

針對ISEF也算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大學預科STEM 競賽,高中學子們異口同聲最大收獲,就是和其它國家頂尖選手互相觀摩交流,打開視野,激發更多創意,希望自己主題能有機會獲得更多資料和資源繼續研究,對未來研究有更多憧憬、堅定、熱情和雄心。

駐洛杉磯經文處李政翰組長(左二)指出2024年ISEF在洛杉磯舉行,恭逢盛會得以聆聽參賽選手作品。(記者林蓮華攝)

駐洛杉磯經文處李政翰組長強調國際三大學生科研比賽,PISA、Olimpia、以及ISEF最為知名,其中又以ISEF大家更為熟悉,20位選手在台灣過關斬將,獲得通往ISEF總決賽的門票,爭奪高額賽事獎金、科研榮譽獎項、獎學金、或實習機會;ISEF創立於1950年,至今已邁進75年,今年恰逢在洛杉磯舉行,大家得以有機會前來為20位參賽者打氣,難得的是男女平均,顯見台灣女性對科技研究比率上升。去年在德州舉行台灣代表團共抱回7個獎項,今年在洛杉磯,祝福如願大放異彩,抱回更多獎項。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館長劉火欽組成「國家隊」的20位選手都是台灣高中科研的佼佼者。(記者林蓮華攝)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館長劉火欽擔任領隊,說明選手的選拔過程,首先,組成「國家隊」20位選手都是台灣高中科研的佼佼者,在1萬多名學生報名層層篩選,歷經地方學校、縣市、全國、最後再由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的「2024年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的4階段角逐脫穎而出。拔擢後再邀請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研員,針對每個作品的內容、學理、實驗方法、英文發表能力等多方面,加強指導,提升選手的競爭實力。

劉火欽館長領隊多年,擁有25年國際科研的經驗,他認為出國比賽對高中生選手最實用的技能,就是強化研究學問的程序,例如,研究目標、加強理論基礎知識、提出研究假設及方法、數據收集及分析、提出新見解並發表,老師的輔導在確保研究的科學性和精準性。經過多年鼓勵,歷年台灣隊一直表現亮眼,也向教育部爭取對學生升學管道的嘉獎措施,現今參加隊伍越來越多,高中培養研究風氣興盛,創新的思維,有助未來台灣更具競爭力。

中央大學物理系李文獻教授指導現今學生創意靈活及研究方向更有結合跨界多元應用的趨勢。(記者林蓮華攝)

中央大學物理系李文獻教授同樣是指導20多年經驗,他回憶最早期隊伍寥寥無幾,後來發展北中南科展教育漸有起色,著重在偏向基礎數理化的鑽研,直到教育方法、課綱的改變,現今學生充滿熱情,比較活潑,競爭非常激烈,主題也是五花八門,增加了工程、電腦、機器人、生物等更多領域;像是今年從25隊中再評選出12隊,之後老師每個禮拜在科教館加強指導訓練,可以發現學生,創意靈活及研究方向更有結合跨界多元應用的趨勢。

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蔡宜芳研究員認為,過去幾個月陪著參賽選手培訓,學生歷經一段「知識重整過程」,他們學會知識的活用,有能力應對問題、及回答問題。

建國中學南加州校友會張虎會長(左五)及召集人程東海(右一)開心為學弟和其它選手代表集氣按讚。(記者林蓮華攝)

建國中學南加州校友會張虎會長率領活動召集人程東海、聯絡人羅再陵、前任美國衛生福利部副助理部長林元清、王竹青等校友力挺。他以會長代表熱烈歡迎台灣代表團的到來,同時開心能讓洛杉磯僑界認識這批傑出來自台灣的青少年學生;並祝福所有團員,包括四位建中小學弟 – 林靖閔(2023年建中機研校隊隊長)、蔡紹騏、曹祐彬、傅紹捷在大會競賽中發揮實力,奪得大獎。

活動召集程東海在其精心策劃下,帶領南加校友及僑胞,巡著台灣代表團的每一個作品展示攤位分類逐個參觀,聆聽每個學生的成果發表,12個作品的特色,感受他們對於科學研究的熱情。程東海特別提及去年以2023年建中機研校隊赴美在洛杉磯和聖地牙哥參賽,當時隊長林靖閔就提到2024年要來參賽,方能促成這次機緣。

師大附中高三學生陳以哲榮奪「NON-TRIVIAL 特別獎」介紹資訊安全研究。(記者林蓮華攝)

16日先行得獎的「NON-TRIVIAL 特別獎」得主是師大附中高三學生陳以哲的作品,名稱是「惡意程式無所遁形-以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實現惡意程式之識別」。在「2024年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就奪下青少年科學特獎,這次踏出國際再拿下一個獎座。這次出國比賽,他也去觀摩別人的攤位,看到許多極具創意、自己從來沒想過的點子,啓發他不少靈感。他認為科技不斷的發展,資訊安全非常的重要,未來他希望能從事AI及資訊安全結合領域的研究。

陳以哲的研究宗旨,在使用人工智慧進行惡意程式之偵測,透過反組譯執行檔並以語言模型分析低階程式碼,建置惡意程式辨識模型。實驗結果顯示,模型對已知惡意程式的辨識率達99.39%,且對於未知惡意程式家族之準確率超過96%。此外,模型在僅使用過去N年惡意程式資料訓練的情況下,仍能對第N+1年惡意程式達到96.16%的辨識率。本研究探討了使用自然語言處理模型處理低階程式語言之可行性,並應用於已知與未知惡意程式之辨認,期望應用於更廣泛的資安領域。

建國中學傅紹捷勇奪「美國心理學會三等獎」與其他學生交流”Magic Pill”的研究。(記者林蓮華攝)

16日捷足先登的另外得獎者,行為與社會科學類由建國中學高三生曹祐彬、傅紹捷勇奪「美國心理學會三等獎」,作品名稱「探討一種新穎腺苷調控藥物對於思覺失調症及焦慮症的治療潛力-以藥物及壓力引發的疾病小鼠為模式」。當天因為曹佑彬急返台灣,由傅紹捷領獎,在攤位介紹就有許多人圍觀交流,傅紹捷認為老師教的標題報板上大大寫了「Magic Pill」非常吸晴。未來想當醫生解決精神等疾病的煩惱。

他介紹研究主旨,因為思覺失調症、焦慮症、憂鬱症等精神疾病在當今社會嚴重。為了應對,我們研究了一種從天麻中提煉的新穎腺苷調控藥物——NAM。我們使用藥物及長期壓力引發小鼠模型來模擬疾病,並通過多種行為實驗評估NAM的療效。結果顯示,NAM對治療思覺失調症正性症狀及憂鬱症狀具潛力。未來,我們將進一步進行生化實驗以深入研究NAM的治療效果,以尋找精神疾病的有效治療方法。

2024年代表團靜待更多佳音捷報頻傳。(記者林蓮華攝)
2024年全球規模最大的中學生國際科學展覽競賽「Regeneron ISEF」在洛杉磯市貿中心舉行,將於17日頒獎後圓滿落幕。(記者林蓮華攝)

所有參展代表參訪依序,師大附中陳以哲(高三)、建中林靖閔(高三)、建中蔡紹騏(高三)、北一女葉心怡(高二)、屏東中學林品樺及許日峖(高二)、師大附中顧仲凌及復興實驗中學趙芸婕和朱熙芝(高二)、北一女伍佩慈(高三)、北一女張翊慈和張敏虹(高二)、竹科中學張祐薰和許博鈞及邱于寧(高三)、建中曹祐彬、傅紹捷(高三)、北一女林庭妤(高二)、大甲高中張心瑀和林永泰(高三)。17日會賽最後一日,一早會開出許多獎項及獎學金,靜待更多佳音捷報頻傳。

Facebook Comments Box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